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2039.“你们中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表示洁净,这从“割礼”的代表和由此衍生的含义清楚可知。割礼或割包皮在内义上表示移走并逐出那些阻碍并玷污天堂之爱的元素,即恶欲,尤其自我之爱的恶欲和这些欲望所产生的虚假。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两性生殖器官代表天堂之爱。有三种爱构成主国度的天堂事物,即:婚姻之爱,对婴孩的爱和对社群的爱或相爱。婚姻之爱是所有爱中最主要、最高的爱,因为它含有最大功用的目的在里面,即:人类的繁衍和由此而来的主国度的繁衍,它为繁衍提供繁殖的土地。接下来就是对婴孩的爱,它来源于婚姻之爱;然后是对社群的爱或相爱。凡掩盖、阻碍并玷污这些爱的,都由“包皮”来表示;因此,割包皮或割礼成为代表。事实上,恶欲和由此产生的虚假越被移除,一个人就越被洁净,天堂之爱就越能显现。自我之爱何等违背天堂之爱,并且何等污秽,这在前面已经阐述和说明(760, 1307, 1308, 1321, 1594, 2045, 2057节)。由此清楚可知,“割礼”在内义上表示洁净。
割礼仅仅是立约或结合的一个记号,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对包皮行割礼若不伴随着对心的割礼,完全等于零,毫无意义;它表示心的割礼,或洁除上述污秽的爱,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很明显地看出来。摩西五经:
耶和华神必给你的心和你种的心行割礼,好叫你全心全灵魂地爱耶和华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申命记30:6)
从这些话清楚可知,“给心行割礼”是指洁除污秽的爱,以便全心全灵魂地爱耶和华神或主。
耶利米书:
要开垦你们的荒地,不要撒种在荆棘中。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你们当自行割礼归耶和华,除去你们心上的包皮。(耶利米书4:3-4)
“你们当自行割礼归耶和华,除去你们心上的包皮”是指除去诸如阻碍天堂之爱的那类事物。由此也清楚可知,给心行割礼是指给包皮行割礼所表示的某种内层事物。摩西五经:
你们要给你们心上的包皮行割礼,不可再硬着颈项。耶和华为孤儿寡妇伸冤,又爱寄居者,把食物和衣裳赐给他。(申命记10:16, 18)
此处也很明显,“给心上的包皮行割礼”是指洁除污秽之爱的邪恶和源于它们的虚假。爱的天堂事物被描述为这些仁爱行为,即:“为孤儿寡妇伸冤”、“又爱寄居者,把食物和衣裳赐给他”。
耶利米书:
看哪,日子将到,我要察罚每个包皮受过割礼的,就是埃及、犹大、以东、亚扪人、摩押人,和一切住在旷野剃周围头发的,因为这一切民族都没有受割礼,以色列全家心中也没有受割礼。(耶利米书9:25-26)
这也表明割礼是表示洁净或洁除的记号。尽管这些民族被称为“包皮受过割礼的”,但仍被算在没有受割礼的民族之列,甚至包括犹太人;经上说以色列“心中没有受割礼”。在摩西五经也一样:
那时,他们未受割礼的心若谦卑了。(利未记26:41)
此处意思也一样。
“包皮”和“未受割礼的”表示不洁,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锡安哪,醒来!醒来!披上你的力量;圣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华美的衣服,因为未受割礼的和不洁净的,必不再进入你内。(以赛亚书52:1)
“锡安”表示属天教会,“耶路撒冷”表示属灵教会;“未受割礼的”,也就是不洁净的,不会进入这些教会。
割礼是立约的记号,或结合的标志,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类似的事由树上的果子也要受割礼的要求来代表。对此,摩西五经上说:
你们到了迦南地,栽种各样可作食物的树木,要给它的包皮,就是它的果子行割礼。三年之久,你们要以它们为未受割礼的,是不可吃的。但第四年它所结的一切果子都要成为圣,用以赞美耶和华。(利未记19:23-24)
“果子”和“心”一样,代表并表示仁爱,这从圣言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来。因此,它们的“包皮”表示阻碍并玷污仁爱的不洁。
说来奇妙,当天上的天使从污秽的属世事物中思想洁净时,类似割礼的某种东西就极其迅速地在灵人界被代表,因为在灵人界,天使的观念逐渐转变为灵人界的代表。在犹太教会,有些代表性仪式就来源于灵人界,有些则不是。在灵人界,一些灵人看见过割礼的这种迅速代表,他们渴望被允许进入天堂。在他们被允许进入之前,这种代表先出现。这解释了为何当百姓过了约旦河,即将进入迦南地时,约书亚被吩咐给他们行割礼。百姓进入迦南地就代表允许有信的人进入天堂。
这就是为何经上吩咐行第二次割礼,对此,约书亚记描述如下: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剑,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剑,在包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因此,他给那地方起名叫吉甲(就是滚的意思)。(约书亚记5:2-3, 9)
“火石剑”表示他们需要吸收的真理,以便他们能由此管教并驱赶污秽的爱,因为没有真理的知识或认知,洁净是不可能的。“石头”或“火石”表示真理,这在前面已经说明(643, 1298节);“剑”论及管教邪恶的真理,这从圣言明显看出来。
4527.我曾与一些离世后几天的人交谈过,那时他们因初来乍到,故所在的光和尘世的光几乎没什么区别,这使他们怀疑他们是不是从其它源头获得这光。因此缘故,他们被带到天堂的入口,那里的光更明亮;他们便从那里与我交谈。他们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光;然而,这光即便在我们的太阳落下后仍会出现。此时,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以下事实:灵人居然有用来看见的眼睛,因为他们活在肉身时,以为灵人的生命是纯粹的思维,完全脱离了任何主体。他如此认为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思想任何思维的主体,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它。既如此,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认为,灵人因是纯粹的思维,故必与包含它的身体一道消散,犹如一阵风或一团火,除非主以奇迹般的方式把它凝聚起来,并使其保持存在。那些被带到天堂入口的灵人还发现,对于死后生命,有学问的人如何轻易陷入错误;除了亲眼所看到的外,他们比其他所有人都更不信任何事物。因此,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不仅拥有思维,还拥有视觉和其它一切感觉。更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完全就像人,能看,能听,能彼此交谈,能触摸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这一切比活在肉身时更敏锐、更完美。对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活在世上的人竟然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们为人类因不信这类事而对它们的无知感到遗憾,尤其同情那些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光明的人,也就是那些身在教会并拥有圣言的人。
其中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像鬼魂,他们因自己所听说的鬼魂而确认这种观点是真的。但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鬼魂无非是某种粗俗的生命本能,先从身体生命散发出来,而后又沉入尸体,并在这个过程中熄灭了。然而,有人认为,他们不会复活,直到最后审判之时,就是这个世界被毁灭的时候;届时,他们将与身体一同复活,尽管这身体已化为灰尘,但那时仍能聚拢起来;他们便以这种方式与他们的骨肉一同复活。他们因对于最后的审判或世界的毁灭已徒劳等候了数个世纪,故陷入一种错误想法:他们根本不会复活;永远不会思想他们从圣言所学到,并且有时还会引用的东西;声称当人死亡时,他的灵魂就交在神的手里,至于是在幸福的人当中还是在不幸的人当中,则取决于他已经习惯的生活;他们也想不起主所说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话。但这些新来的灵人被告知,每个人死后即面临最后的审判;那时,他觉得自己被赋予一个身体,和在世时一样,并享有如此处那样的各种感觉,只是更加纯粹、敏锐和完美;因为肉体事物对它不再有任何限制,属尘世之光的事物也不再使属天堂之光的事物变暗。因此,他现在如同生活在一个被净化的身体中;在来世,他绝无可能携带一具诸如在世时所拥有的那种骨肉之躯,因为这会使他再度被地上的尘埃所包裹。
我曾与一些人谈论这个话题,就在他们的尸体被埋葬的当天;透过我的眼睛,他们看到自己的尸体,棺材和葬礼。然后,他们说,他们正在抛弃这具身体;这身体曾为他们在世时履行功用而服务于他们,而如今他们活在一具为在如今的世界履行功用而服务于他们的身体中。他们也很想让我把这些话告诉他们那正在哀悼的亲人;但我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我真这么做了,他们只会嘲笑,因为凡无法亲眼看到的东西,他们都认为不存在;因此,他们会把我说的话视为幻觉。事实上,人们无法被引领相信,正如世人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彼此,灵人也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彼此;世人若不用自己的灵眼,就看不见灵人;当主打开他的内视时,他就会看到他们,如向先知们所行的,他们就看见了灵人和天使,还看到天上的众多事物。不过,值得怀疑的是,现在活着的人即便那时也看到它们,会不会相信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